环球评报新闻网讯| 11月1日,作为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第11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莆田学院紫霄校区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杨艳秋,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莆田学院党委书记翁若平、院长刘明华等嘉宾领导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围绕“数智时代的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主题,自海内外征集论文86篇,来自新加坡、韩国、泰国、越南、澳大利亚等国与我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数智时代的妈祖文化资源发掘、保护与研究、妈祖祭典文化与新媒体传播研究、妈祖文化数智协同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妈祖文化在数智与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妈祖文化与两岸融合发展研究、妈祖文化与Z世代青年的文化参与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莆田学院党委书记翁若平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作为妈祖故乡唯一本科高校,学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湄洲岛”“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重要嘱托,将妈祖文化传承弘扬融入办学使命。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妈祖文化研究基地、福建省闽台融合发展研究基地等平台,学校已累计承担妈祖文化相关科研项目165项,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发表论文300篇;今年1月成立的妈祖文化数智实验室,更建成容量达80TB的特色数据池,开发文献检索平台、全球妈祖宫庙动态感知系统等应用,为妈祖文化数字化研究筑牢根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杨艳秋强调,数字时代为妈祖文化资源整合与国际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全球妈祖文化大数据平台,实现宫庙信息、文献影像等资源的互联共享;二是创新传承方式,通过数字化复原、多语种传播、文创开发增强文化体验;三是平衡技术应用与文化本真,避免传承“空心化”,以历史定力守护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核。
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洪茂兴表示,妈祖文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是凝聚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福建社科院已与莆田学院共建调研基地,联合编写《妈祖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丛书,未来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妈祖文化在全球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主旨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从多元视角解读妈祖文化的当代意义。中国社科院古代史所孙晓研究员以“中华文化的母亲意识”为切入点,指出妈祖文化是母亲意识的生动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根”与“爱”的集体认同,能有效强化两岸同胞的文化同源共识,促进心灵契合。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詹石窗则阐述了妈祖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大价值契合,他也指出妈祖文化的传播史是一部和平交流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其蕴含的大爱精神可成为推动国际合作、文明互鉴的重要纽带。澳门城市大学叶桂平副校长以妈祖文化为例,借鉴澳门国际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成功经验,论述了两岸文化认同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悉尼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院赵晓寰教授展示了英语世界的妈祖文化研究概况,其指出不仅要把妈祖文化推向海外华人圈,更要推向非华人圈,要用不同语言、不同媒介传播妈祖文化。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林国平教授分享了其调研马来西亚妈祖文化的成果,指出妈祖宫庙对华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张宁宁副教授讨论了妈祖文化在南洋传播的文化适应机制与启示。
“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播与两岸融合发展”圆桌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莆田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展开热烈研讨。围绕数字化传播的实效与创新等议题,专家们建议可打造开放型数字平台,通过VR技术还原妈祖宫庙风貌,打破地域限制;可借助数字技术开发云端祈福、联合文创等项目,穿透两岸交流壁垒,增强台湾青年对妈祖文化的认同;可以利用“接触-参与-共鸣-行为”四层评价体系,为数字化传播效果评估提供科学框架。当前,莆田学院妈祖文化数智实验室正推进两大核心项目:一是全球妈祖宫庙动态感知系统,已实现1.1万座宫庙的GIS空间定位,预计2025年12月上线动态模块;二是AI数字人“小默”研发,已完成形象设计与动态捕捉,正基于海量文献语料训练交互功能,未来将成为妈祖文化科普与互动的新载体。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海内外妈祖文化研究者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更明确了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具体路径。未来,莆田学院将持续推进妈祖文化数字化、智能化研究,携手全球同仁共同守护妈祖文化根脉,让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为促进两岸融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社会科学院、莆田市人民政府、莆田学院等主办;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妈祖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闽台融合发展研究基地、福建社会科学院国情省情调研基地、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美国妈祖研究会、澳大利亚妈祖文化协会、台湾妈祖文化研究协会、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莆田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莆田学院妈祖文化数智实验室等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