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的春天 ——记京西杂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旭

时间:2022-03-28 21:08:39人气:19695来源: 环球评报新闻网


杨旭日常工作中


【个人简介】
杨旭,男,毕业于日本杏林大学国际协力研究科,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北京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门头沟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门头沟第十七届人大常委,门头沟区第四届青联委员,北京市门头沟区光彩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京西杂谈文化宣传服务集合体创始人,京西杂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2012年夏天,北京市门头沟区青年杨旭从日本杏林大学国际协力研究科毕业,结束了八年的留学生活回到祖国,供职于一家中字头的杂志社,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篇章。
“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去日本勤工俭学8年,还是很辛苦的,一个礼拜只睡5天觉是常有的事,除了打工就是上学,没有任何娱乐时间。”回国后的工作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苦尽甘来”。体制内的工作四平八稳,难以承载一颗激情澎湃的心脏对这个世界的渴望。有个机会让他能够在体制外历练一番,可没承想,“听起来一个很伟大的银行项目,让我作为首批员工加入,但等了半年却是啥也没干,每个月5000块钱的工资白养着我。”对于一个渴望一展身手的年轻人来说,此时的杨旭好比是被关在笼子中的猛禽,纵有浑身解数,难有用武之地。身边的同龄人大都已经在职场上小有成就了,反观自己却还是一潭死水般的波澜不惊,难免有心灰意冷之感。“当时非常沮丧,感觉人生到了一个灰色的边缘,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彼时的杨旭如同灵山脚下的一株野百合,虽然一直在拼命伸展着腰身,向这个世界展示自己,无奈天公不作美,甘露并未降临半点。
朋友,是每个人失意时的良药。周末邀三五好友小聚,难免会扯到当下的处境、未来的打算这样的话题。“有一个朋友说咱俩开一个文化传播公司吧,另一个朋友说咱俩合伙开个饭馆吧,我就想着那就干脆合起伙来咱们仨一起干呗。”2015年2月,北京西典投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后改名为京西杂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那个时候,微信公众号正值鼎盛时期,平时愿意舞文弄墨的杨旭为了增加公司和饭馆的曝光量,更是为了宣传门头沟,亲自操刀上阵,开启了练号模式。“记得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我一说自己是门头沟的,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好远啊’。不管我怎么解释,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很难从他们心中消除,我就明白门头沟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不是公里数的问题,而是心理上的太远了。”作为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门头沟承载着杨旭最美好的回忆、最深沉的爱。“既然我一个人没有说服力,我就找一个让一万个人帮我说话的方法”。就这样,以介绍门头沟、赞美门头沟、宣扬门头沟为使命的“京西杂谈”微信公众号面世了。
众所周知,自媒体这种借助朋友圈的分享进行裂变式的传播,颠覆了人类社会之前的所有传播模式。一篇上等佳作会以指数级增长的点击量和阅读量在短时间内被广而告之。“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在门头沟存在了40多年的一家人人皆知的包子铺的图文消息,通过我自己朋友圈8位好友的分享,在24小时内获取近8万的点击阅读量,成功吸粉500多人。”一炮打响的背后是杨旭的文字勾起了门头沟父老乡亲们的情怀,以及藏在图片背后的来自味蕾的回忆。
受到巨大鼓舞的杨旭以每天一篇的频率不间断地输送更多关于门头沟的图文消息,“京西杂谈”在一个月内吸粉逾万人,平台文章浏览总量破百万。“当时,我爸非常不理解,问我‘你写它干嘛?’,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写它,但就是感觉特别有意思,特有成就感。每天那么多人看,这就是对我的认可。”
这时,“一个可以让一万个人替我说话的机会来了”。随后,《公元2046年,我在门头沟的一天》《总有人说门头沟远,到底是谁在远?》《被误解的一句话》《家有半碗粥不来门头沟》《门头沟到底有多远?那只是一种心理的距离!》等文章陆续投放,把门头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逐一勾勒出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内数以万计的粉丝分享出去,让更多人了解门头沟、爱上门头沟。
“当时,我们的饭馆正在装修期间,有另外的朋友看到我的文章,就让我给他们的饭馆写点宣传类的软文,我就带着情怀,以一种‘探店’的感觉去推他们的菜品,结果他的饭馆一下子爆满,成了网红店。”朋友的朋友介绍过来,要求推一下酒楼,又成了“爆款”。杨旭火了!京西杂谈正式开启了商业化操作模式,前来公司洽谈业务、寻求合作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就这样干起来了,一直持续到现在。”

杨旭在政府会议发言

公司成立之初,由于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限制,杨旭只开设了广告宣传、户外广告制作与新媒体网络科技这几方面的业务。2016年,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开发新的业务领域,杨旭以“京西杂谈”品牌为窗口,集合了本区及外区的一些优质企业,联合创办了“京西杂谈文化宣传服务集合体”。一个集活动策划与落地执行、视频拍摄与后期制作、舞台搭建与灯光舞美、新媒体技术应用与开发等一条龙服务的“大集体”模式,让报团取暖、合作共赢、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短时间内成为展现“更好的门头沟”的前沿阵地。借着这股东风,集合体又陆续在京西地区相继创办了多个自媒体平台,使“京西杂谈”真正的成为了北京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创作团队之一。杨旭所创办的公司也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入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诚信承诺服务单位名单。并在2020年获得诚信承诺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乘势而上方能扶摇九万里。为了更好地转化平台的影响力,杨旭带领团队先后还投资开办过家政服务公司、农家乐、岩板加工厂等,为公司的多元化发展不断深耕。之前和朋友投资的餐馆业已发展成为拥有7家餐厅的连锁店。虽说在后来疫情期间他的餐厅遭到了重创,但他没有气馁,基于曾经积累下的资源和条件冷链配送也被纳入到他的商业版图之中。。。。
“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说你将来能挣多少钱,而是你能为社会、能为别人做多少贡献。”小时候,父亲说的这句话,杨旭一直记在心里。在公司的营收基本解决生活所需之后,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杨旭再次陷入了思考。“咱们不能是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篇文章闯天下,咱们得落地,得做实体!”基于所创办的这些区域自媒体平台有着传播速度快、覆盖人群精准等特点,把线上的网友全都串联起来,一起去发挥余热为社会传递一些正能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才算是“落地”啊。2016年7月,在之前的人生中没有做过一天志愿者的杨旭牵头成立了“京西杂谈志愿服务队”。“当时就是灵光一闪,然后我就觉得这事可以干。如果不做这个事,充其量我也就算是一个有点作为的人,可是做了这个事,我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对他人是有价值的。”
中国的志愿服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地火起来,志愿意识已经潜藏在国人的心中。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更多人愿意为这个社会更加美好贡献一份爱心和善念。“打个比方,我们要去哪里搞一场什么活动,我在文末附上二维码,瞬间就可以把想参加志愿服务的人聚拢到一起。就这样我们用了3年多的时间,志愿服务队的参与人数就超过了1500人。”京西杂谈志愿服务队在网络安全、助老助残、助学帮扶、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医院志愿引导等多个版块设立了19个固定的公益岗位,年均开展活动400,形成了公益活动——正能量辐射——吸纳新成员的良性循环,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20184月,京西杂谈志愿服务队被北京市知名志愿服务品牌门头沟小伙伴组织授予最佳服务队称号。杨旭作为门头沟小伙伴的团队代表与相关部门一起开展互联网新媒体+精准帮扶方面的志愿帮扶活动。2019,在共青团门头沟区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杨旭同一众社会爱心公益人士共同创办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光彩公益发展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个公益组织资源对接、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等为一体的创新性公益平台,现已开展了医疗进企业”“志愿百家饺子宴“公益扶贫摄影行”多个项目。
杨旭成了门头沟的名人。加入民建担负宣传职责;履职区政协积极建言献策;当选青联委员为门头沟旅游文化休闲产业赋能;当选第四届北京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在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组绽放风采……灵山脚下的那株百合在波诡云谲的时代,靠着自己的坚韧和信念,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杨旭参加政协会议

【采访手记】“大块头”杨旭有大智慧。他思路清晰,对过往事情的描述既没有过于拖拉,也没有颠三倒四,一切似乎是水到渠成般的流畅。作为一个实干派,杨旭并不太愿意凸显自己的成就,反而更愿意把自己当成家乡的一粒石子,尽微薄之力以告慰父老便足矣。
                                                  
/朱昌文
编辑:鲁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