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发周小川旧文 利率市场化口风略变

时间:2021-10-25 10:42:32人气:1176来源: 环球评报新闻网

1月12日,人民银行官方网站重新刊发了一篇周小川行长在2010年12月17日的讲话稿——《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并配以编者按。文章称,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会议精神继续积极推进。这与几天前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口风略有不同,当时周小川表示,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还不是太好。

  改革条件初步具备

  “十二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周小川去年初发表的文章中称,一是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让它们在竞争性市场中产生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把财务软约束机构排除在外。现在经过这一轮大规模的金融机构改革,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不仅资本得到了补充,而且已成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为推进下一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周小川在文章中说,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对于软约束的金融机构,或者一些“病号型”、“重病型”金融机构,暂时还不能给予过大的定价权,否则还是缺乏自我约束,还会出现高息揽储、搅乱市场等问题。但是达到宏观审慎性标准的金融企业,就应该有更大的自主定价权。

  谈到利率市场化顺序与时机,周小川曾表示:“利率市场化始终都在推进,思路上没有太大障碍。具体操作上主要是要考虑顺序安排和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在网易财经年会上说过,当前并不是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最好时机,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在市场融资供求关系相对比较平滑的时候推出比较容易成功。但2011年以来的情况,存款、贷款都显示出供求关系偏紧。如果实施利率市场化,实体经济承受的压力更大。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以往历次改革的经验来看,虽然条件不是很满意,但是最后的结果都要比预想得好。”

  鲁政委还举了很多例子,比如汇率的并轨、2001年的入世、2005年的汇改、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等。“这么多重要的改革,我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觉得我们要对‘十二五’的改革空间更有信心。要各个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是不可能的。当然凡事预则立,不是说我们要鲁莽的上,而是要逐步往前走。”

  鲁政委表示,目前来看,不管是不是好时机,反正现在市场的压力的确很大。存款不断地流失,并非说从银行跑了,而是跑到不同的科目去了,寻找更高的收益,这本身就是对利率管制的一个挑战。贷款额度紧张,好多都是上浮利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是形势逼人,不得不做。

  银行不应被“囚禁”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鲁政委特别强调:“多人借鉴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一定要让其他的金融机构成长起来以后,才能把银行放到存贷款之外的领域去,才能把银行从笼子里放出去。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美国的路径不是最优的路径,应该让银行一开始就介入到其中去。”

  鲁政委认为,美国是利率市场化的鼻祖和先行者,它在其中也走了一些弯路,尤其是当时著名的Q条例,和我们现在的管制很相似的,管制存款利率的上限。带来的问题就是大批银行的倒闭。

  对于目前的现状,鲁政委认为:“从现有的政策来看,银行越来越弱势。其他金融机构,除了不能像银行吸收存款,其他的都能做,唯独银行除了吸收存款是特权外,其他都不是它的权利。”

  因此,鲁政委建议:“除非银行是利率市场化的阻碍者,否则不应该把银行囚禁在笼子里,而让其他金融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把银行放出来。现在银行不仅没有阻挡利率市场化,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来。我觉得不应该这么做,否则银行也会出现危机。”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难免面临一些问题。鲁政委认为,主要的问题是,一旦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后,可能会有银行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存款保险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另外,如果银行的利差被缩小以后,银行需要综合化经营,但是综合化经营又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