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一国资商业街多次易主:武陵山珍等首批商户被断水电清退出场

时间:2025-10-18 19:05:34人气:9571来源: 环球评报新闻网

 
       导读:重庆南山风景区一条由国资打造的商业街多次易主后,率先入驻培育市场的武陵山珍等多家商户被断水断电强行清退出场。
 

位于崇文路的高山流水广场

      山城重庆,南岸。

       黄桷垭的“一棵树”观景台依旧喧嚣,璀璨灯火与密集游客交织,显示出这座城市最迷人的夜景。然而,仅咫尺之遥的南山街道崇文路28号的“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却沉入一片冷清之中。

       沉默的霓虹灯牌,紧闭的卷帘门,斑驳的墙面一一呈现在眼前。透过积满灰尘的玻璃窗,依稀可见昔日装修精致的店堂,桌椅散落,杂物堆积。这里,时间仿佛凝固在2024年6月19日——那个被强行切断水电的日子。

       从国资打造的商业地标,到资本博弈下的“不良资产”多次转手,再到如今门可罗雀的“空店”。“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10多年的命运流转,不仅是一条街的兴衰,更是这些中小企业在政策、资本与法律夹缝中艰难求生的现实写照。是谁曾经“盘活”了它,又是谁扼杀了它的生机?在这场看似合法的资本游戏中,商户的权益与梦想,显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黄金起点:国资背书与商户的“信任拓荒”

       时光回流到2006年。国企重庆宏声远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宏声远景实业)雄心勃勃,意欲在毗邻南岸黄桷垭“一棵树”观景台背后的黄金地段,打造一个具有欧美风情的商业地标——“高山流水”项目。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分两期开发,第一期由联排别墅、花园洋房以及滨水商业街组成,于2006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第二期由低密度住宅和风情商业街组成,占地面积18.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2007年9月完成交付使用。
 
 

图为高山流水别墅区A区大门

       风情商业街建成之后,需要敢于先行的商家入驻,拓荒培育市场。在南岸区有关部门的招商搭桥下,机会摆在了重庆知名民营企业——重庆武陵山珍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陵山珍集团)面前。

​​​​​​​       “当时,这里是一张白纸,人流量不大,也没什么商业氛围。”武陵山珍集团创始人毕麦(实名王竹丰)回忆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历史的沉重感。作为中国首家以武陵山珍为核心的养生餐饮品牌创始人,有着重庆市三届政协委员、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会会长、重庆食用菌协会会长、全国优秀企业家等多个头衔的业界领袖,毕麦当时看中的不仅是地段,更是国资背景下的长远承诺。“我们是响应政府部门号召,带着一份信任和使命感来的。”毕麦如是说。

​​​​​​​       2006年5月26日,北京同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受宏声远景实业授权委托,与武陵山珍集团签订了《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商铺租赁合同》。

​​​​​​​       这对武陵山珍集团也是一个考验,因为率先入驻一条新建商业街,投资一千多万元,打造自己历经多年创下的“东方魔汤”特色餐饮及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会馆于一体的旗舰店,市场能否培育起来,这不仅要承担未知的商业投资风险,还要赌一把出租方的商业诚信。在武陵山珍集团的带动下,奇火锅、巴将军、富侨•地道足浴等二十多家知名商户相继入驻,一条长400多米的商业街迅速聚起了烟火气。
 

位于风情商业街中段的武陵山珍旗舰店

​​​​​​​       为了共同培育市场,出租方给出了优惠条件:免收前三年房租和物业费。这份写在合同里的优惠承诺,成为双方信任关系的基石,也见证了国资力量在商业孵化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十八年坚守:从扩张到突变的命运拐点

​​​​​​​       此后的岁月,是商户们用真金白银和辛勤汗水浇灌这条商业街的打拼历程。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断加大投入。

​​​​​​​       信任在一次次《补充协议》中得以体现:2008年3月3日,北京同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所属重庆远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武陵山珍集团签订第一份《补充协议》,在主合同基础上,将“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B4负一层铺位(套内面积866平方米,建面1073平方米),租给武陵山珍集团,租赁面积由B4一、二层增加了B4负一层、二层。

​​​​​​​       2008年11月22日,双方第二次签订《补充协议》,在原主合同的基础上,租赁期延长15年,即延长到2023年。

​​​​​​​       2010年5月20日,双方第三次签订《补充协议》,在原主合同基础上,将“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B4一层1号铺位以及二层1号铺位(套内面积585平方米、建面701平方米),租给武陵山珍集团。租赁期从2010年5月20日至2025年5月19日。

​​​​​​​       双方签订的主合同确定的租赁时间至2016年9月30日、第二份《补充协议》至2023年9月到期后没有续签租赁合同,但双方仍按原约定继续履行,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事实租赁关系。武陵山珍集团继续使用该房屋开展经营活动,出租方继续按原约定收取租金直至2024年发生纠纷。

​​​​​​​       然而,命运的拐点在不经意间出现。2020年开始的疫情,给实体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们餐饮业时断时续地关门歇业,基本处于亏损运营状态。”毕麦坦言。即便如此,在政策允许下,武陵山珍集团与出租方协商降低了部分租金,共克时艰,双方关系总体和谐。

​​​​​​​       这种平衡,在2024年6月17日被打破。那天,商业街的水电供应突然被强行切断。商户们惊慌失措,报警处理后,水电仅恢复了短短两天。6月19日,第二次被强行断水断电,这一次,再也没能恢复,直至今日。

​​​​​​​       “就像一个人的血管被突然掐断了。”富侨.地道足浴店老板陈益斌,一个本想打造“百年老店”的中年汉子,站在自己投资超百万、如今已关门歇业的店门前,声音哽咽地说道。他身后店门上方“富侨”两个银色大字黯然失色,店门前的坝子已成了“停车场”。70多万元的门店转租费和30多万元的装修费,是他从亲友那里借来从别人手中接过这个三层楼的店铺。“本想雄心勃勃干一番事业,没想到落得这个下场。”五十多岁的陈益斌十分沮丧地说。
 

关门停业后的富侨足浴店门前成了停车场

​​​​​​​       同样的故事在这条商业街重复上演。奇火锅、巴将军等重庆知名餐饮店及药店、足浴店等20多家商户纷纷关门停业。每家紧闭的店门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创业梦,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被拦腰斩断。

​​​​​​​       资本迷踪:国资“不良资产”的诡异漂流

​​​​​​​       商户们很快发现,断水断电的指挥棒,握在这条商业街一位新主人手中。而这位新主人的到来,经历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

​​​​​​​       2018年,宏声远景实业因融资需求,向恒丰银行重庆南岸支行借款一亿元。借款到期后,宏声远景实业未能偿还,银行遂申请法院执行其名下的“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部分资产。

​​​​​​​       自此,这批优质的国资商业资产,被贴上了“不良”的标签,开始了它的“漂流”之旅:

​​​​​​​       2023年1月3日,华润渝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恒丰银行手中受让了这笔债权。

​​​​​​​       2023年4月21日,浙江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又从华润资产手中接盘。

​​​​​​​       2023年4月28日,最终的接盘者浮现——重庆力宏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力宏教育公司),以8390万元的总价,从浙商资产手中购得了这笔债权,并通过司法执行程序,将面积达24126.16平方米的商用房收入囊中。力宏教育公司指定重庆力宏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力宏商业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映林)代表力宏教育公司作为上述房屋的受让人。

​​​​​​​       这笔交易引发了商户们的强烈质疑。这条长达400多米(使用苹果手机测距仪实地测量出的数据)、2.4万多平方米的成熟商用房组成的商业街,算下来其商用房每平方米均价只有3400多元!武陵山珍创始人毕麦指出:“这比同地段的住宅价格还便宜得多,简直就是白菜价!国有资产就这样被低价转让,让人无法接受。”

​​​​​​​       更让商户们感到不安的,是这2.4万多平方米商用房的新主人背景。公开资料显示,力宏教育公司和力宏商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映林与重庆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南岸区佛教协会会长、知名企业家陈正伟存在商业合作伙伴关系,两人共同关联重庆力宏教育公司及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陈正伟担任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理事长,陈映林担任力宏教育公司执行董事,并担任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正伟在2016年全资收购原国资控股的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该校紧临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该校招生咨询办公室一位女士告诉作者,学校分初中和高中,初中由南岸区财政拨款,高中属民办,根据学生成绩高低决定收费,高的一年收六七万元学费,低的一年收一万多二万多学费的也有。在校生有六千多名。毕麦、陈益斌透露,陈正伟与陈映林系父子关系,并对陈正伟担任南岸区佛教协会会长一职表示质疑,一个拥有多家公司的知名企业家,怎么当上佛教协会会长,是否具备相关规定的任职资格?作为重庆市慈善协会副会长、慈善家,陈正伟之子陈映林所控制的公司干出强行断水断电损害众多商户利益的事,让人不好理解。毕麦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绿树掩映下的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       资本与特定社会关系的交织,为这场商业交易蒙上了一层复杂的色彩。

​​​​​​​       维权之困:法律程序中的愤恕与呐喊

​​​​​​​       新主人上位后,并未与这些经营了十几年、甚至近二十年的老租户协商未来,而是采取“双线作战”策略:一方面,通过法院起诉商户,追索他们认为过去“减免”的租金,解除租赁关系;另一方面,则以断水断电的极端方式,不管不顾众多商户利益,强行清场。

​​​​​​​       部分商户被迫应战,却又陷入了诉讼之困,而另一部分商户选择了隐忍。

​​​​​​​       “我作为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会会长,有一百多家中小企业成员,我首次带入这条商业街来培育市场的就有好几家企业。我之所以选择与力宏对抗,并不是为我自己的几十万元租金,而是要维护这些中小企业的权利,为他们争取公平。”毕麦反复这样说。武陵山珍集团在与力宏商业公司的合同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法庭在未告知诉讼当事人的情况下更换法官,质疑法庭违反法定程序,感到程序公正缺失,判决有失公正。而个体商户陈益斌,则在一次庭审中因被激怒,情绪失控,当场摔碎手机。“9月16日开庭前,我已带好换洗衣服,跟家里人作了交待,准备被法院拘留,进去坐几天。”留着短平头、戴着眼镜的小个子陈益斌这样对作者说。一个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怎么会用这种方式上法庭打官司?“我知道对方有关系,有势力,我斗不过他们。”陈益斌说这话时似乎显得很平静。这也许不是单纯的威胁,而是一个普通生意人在毕生心血被摧毁后,爆发出来的愤怒与呐喊。

​​​​​​​       “我们租赁经营了这么多年,按照《民法典》规定,我们享有优先租赁权和优先购买权。更何况我们是这条商业街首批入驻的拓荒者,十多年的心血投在这里,好不容易才把这条商业街打造出来。现在力宏商业公司接管后,就无视我们的付出,也不管我们的利益损失。”毕麦痛心疾首地表示:“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被收购前后,没有任何人征求我们是否续租或购买该商业街商铺的意见。他们用这种粗暴的手段剥夺我们的合法权利,给我们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       据武陵山珍集团创始人毕麦反映,国庆节后的第一天,10月9日,一家搬家公司在两名法警的指挥下,强行打开“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武陵山珍旗舰店,将店内的设施设备搬走。同时,南岸区法院的法官、法警及力宏商业公司的律师来到武陵山珍集团渝北分公司总店要求配合执行。“在此之前的执行裁定作出后的第二天,南岸区法院将武陵山珍集团的银行账户、渝北分公司的银行账户、南岸分公司的银行账户全部查封,并将我本人‘限高’,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令人瞠目,导致我公司难以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我本人参与正常的商业活动也受到严重影响。武陵山珍经过近30年培育打造成重庆的品牌餐饮业,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法院这种做法对武陵山珍的品牌打击是沉重的。”
 

相关法律文书和部分证据
​​​​​​​
       毕麦对此表示不满:“一个涉及四五十万的合同纠纷,何况发生纠纷的我公司旗舰店里还有价值100多万元的财产可供执行,为什么要把武陵山珍集团所有的银行账户全部冻结,把如此小的一个合同纠纷当成大案要案来办?‘两高一部’强调:禁止超标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涉案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意见,明确要求对民营企业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而南岸区法院对这么小的民商案件如此大动干戈,不惜将武陵山珍集团置于死地,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曾多次对力宏教育公司的问题实名举报过,但都被敷衍了事。”

​​​​​​​       2025年10月14日,作者再次来到“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在这条商业街的中段,一家名为“武陵山珍”的店铺格外引人注目,不是因为它曾经的烟火气息,而是紧闭的玻璃门上,赫然贴着盖有南岸区法院鲜章的白色封条与公告。公告上的落款日期是二〇二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       被查封后的这家店铺,像被时光遗弃的一个角落。店内店外,满目皆是凋零与破败;两垛墙壁上悬挂的曾经鲜亮的巨幅宣传画,如今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仿佛岁月在叹息。然而,透过门前独具特色的装饰与典雅的门牌,依稀还能辨认出它昔日的辉煌——就像一张褪色的老照片,在尘埃中静静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被拆除装饰的部分门面房

​​​​​​​       作者在紧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高山流水广场”旁,看到立着一幅“泉水鸡一条街全新改造中”的巨幅广告,围墙上挂着多幅将要改造的房屋效果图。据知情人士介绍,这是力宏教育公司收购“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后准备打造成“泉水鸡一条街”。
 

​​​​​​​矗立的巨幅广告牌和房屋装饰效果图

​​​​​​​       毕麦坚持认为,无论打造成什么街,都不能损害原有商户尤其是首批入驻为培育这条商业街立下汗马功劳的商户的利益。

​​​​​​​       从一审到二审到申请再审和检察监督,官司一场接一场,仿佛没有尽头。法律的武器,在此刻显得如此沉重。部分商户已耗尽家财,无力继续诉讼,只能黯然退场。绝望的情绪,如山城的浓雾,笼罩在留守商户的心头。

​​​​​​​       深度追问:谁来为这场“商业变故”负责?

​​​​​​​       “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的悲剧,绝非偶然。它像一柄手术刀,剖开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几个深层病灶:

​​​​​​​       国资管理之责:作为国有资本,宏声远景实业在面临债务危机时,为何选择将一处位置优越、已有稳定租户和现金流的成熟商业资产轻易抵债给银行,而作为国资银行的恒丰银行为何以“不良资产”的形式打包甩卖?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是否真正履行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相关部门是否存在监管盲区?

​​​​​​​       资本伦理之问:不良资产处置本是金融体系的风险出清手段,但其过程是否能够完全凌驾于社会责任之上?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是否有义务考虑其行为对原有生态、对多数小微市场主体生存权的冲击?当资本的冷酷逻辑碾压人情的温度,我们最终将得到怎样的商业环境?

​​​​​​​       法治保障之缺: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明确保护承租人的优先租赁权和购买权,为何在现实中如此轻易地被架空?当商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司法救济的渠道是否足够畅通、高效?如何防止法律在强大的资本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       一条商业街的兴衰,失去的不仅是税收、就业和城市繁华的表象,更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与契约精神。

​​​​​​​       结束语:重建信任,比重建一条街更重要

​​​​​​​       如今,站在冷清的“高山流水风情商业街”上,只能从残存的欧式建筑风貌中,依稀想象它昔日的繁华。奇火锅、巴将军、武陵山珍集团的“东方魔汤”早已凉透,陈益斌的“百年老店”梦想也碎了一地。

​​​​​​​       资本的链条冰冷地传导,每一次易主,都像一把无形的利刃,切割着商户们与这座城市商业血脉的连接。他们输掉的,不仅仅是店铺和金钱,更是对商业规则、对法律保护、对公平正义的一份基本信仰。

​​​​​​​       夜幕再次降临,“一棵树”的灯火依旧见证着山城的活力。而咫尺之外的这片空寂之地,则成为一个刺眼的问号:当游戏的规则只由强者书写,当最初的承诺可以轻易作废,该如何让下一个“拓荒者”敢于相信,敢于投资未来?

​​​​​​​       重建一条街或许只需资本,但重建信任,需要的是整个社会对规则与公平的坚守。这,远比建筑材料的堆砌要艰难得多。

​​​​​​​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司法文书及相关证据和作者访问撰写而成。)

​​​​​​​​​​​​​​       作者简介:秦拓夫(实名:秦顺福),曾在新闻机构担任财经记者、法治记者、执行主编等职近30年。现为独立媒体人、自由写作者。长期关注司法公正、社会公平及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尊严问题,在国内100多家报刊和门户网站发表大量深度调查报道和文学作品,出版发行个人著作多部,部分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和被领导批示,为推动问题解决起到一定作用。被网络平台评介为“融合法律专业与新闻专业和文学感染力,利用多平台发声,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百家号-新世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