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

时间:2021-11-01 23:21:40人气:1423来源: 环球评报新闻网

环球评报讯|毕业于石家庄白求恩医科学院、在原解放军总政治部玉泉路老干部管理局服役8年的我侄女儿何琪,此时正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当护士。1月23日下班路上,她看到护士长在微信群里说:全院要抽调力量支援感染科,请大家志愿报名进入护士机动库。看完信息正好路过荆门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看了一眼牌牌,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她想: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党员,我不去谁去?我要去抗疫前线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还没有走到家,她就在科里第一个就报了名!

从大年三十开始她就一直在抗疫一线上班,短短几天被感染的病人数量猛增。1月27日医院增加到四个感染病区,她被调配到感染四病区。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四班轮流,一上班就是6个小时,想上个厕所都因为防护服短缺,仅脱穿都要几十分钟,所以大家都是硬憋住直到下班。下班后吃住在宾馆,都不能回家。她作为护士要马不停蹄地接收新病人、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就是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输液、做雾化、发饭、倒水、清除垃圾……。病人多,琐碎的事情多,让她和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

\

前两天她还能够支撑住,第三天上班她感觉就像要崩溃了!从晚上8点到凌晨2点,两个值班护士,六个小时收了7个病人。新增加的病房没有设备带,没有中心给氧,用的最老式的大氧气罐。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本来就感觉憋气,口罩、护目镜压的鼻梁起庖、脸部很疼。

\

她全副武装搬了三个大氧气罐,累得浑身冒虚汗,呼吸极度困难,有一种快要虚脱的感觉,她只有咬着牙在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

\

新来的病人缺枕头、缺被套,老奶奶要床头柜,小伙子说心电监护吵的他头疼,生活不能自理的需要喂饭,神志不清的需要鼻饲,半身不遂的(男的)聋哑人要问他解不解小便但不知道怎么交流,新开设的病房没有尿壶,没办法她就用输液瓶剪了一个口给他接的小便!还有的病人情绪比较极端,问“为什么还不给我打针?让我等死吗?何琪戴的护目镜全部起雾,戴的两层手套针也打不进去,平时给新生儿做皮试、做雾化她都是手到擒来,这次给新冠肺炎病人做这些工作她感到困难重重,压力太大,力不从心!这种挫败感让她太难受了!换班的时候她累得浑身疼,坐在护士站她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

咽拭子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检测的重要手段,也疫区一线最为危险的操作,随时有感染的危险!因为在为患者近距离操作时,患者需要取下口罩,其气道与外界相通,医护人员要呼进患者呼出的气体,有时患者呼出的气体带病毒浓度很高。同时,采集咽拭子需要患者头向上扬,而拭子又是直接刺激患者咽部,容易引发患者的咳嗽和恶心反应,极易造成操作者感染风险。面对被感染的现实危险,她和同事们没有后退的余地,只能冒着危险上!她们每次为患者操作都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同时注意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不怕牺牲的精神和认真细致的态度,使她们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

\

在四病区上完一周的班,因为病人增多,后续增加到九个病区,她又被调去感染九病区上班。此时内蒙古的医护人员过来支援,人手紧张的问题稍有缓解。大部分病人都有好转,病人情绪渐渐好些了,也比较理解和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截止2月17日,我侄女儿在两个病区先后为71个病人做了护理,已经有6个病人治愈出院。她感到欣慰的是,有的病人出院留下了饱含深情的感谢信!

\

\

投稿:曾德秀
编辑:刘荔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