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茶香与“两山”理念在山谷回响: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安吉黄杜村现场观察

时间:2025-11-26 22:16:28人气:4581来源: 环球评报新闻网

环球评报新闻网讯 | 当一片普通的茶叶,成为连接世界目光的文化符号;当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的肌理中被看得见、摸得着,会呈现出怎样的时代图景?11月26日,由香港商报浙江办事处主办的2025海外华文媒体安吉行采风活动走进溪龙乡黄杜村。来自美国、意大利、加拿大、马来西亚、印尼等11国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连绵茶山间,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的另一种可能——生态为本,产业为核,绿水青山正转化为更具国际吸引力的“金山银山”。
 

这是一次从茶园深处展开的观察,也是一次对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的近距离洞察。
 
一片“金叶子”打开乡村共富之门
溪龙乡黄杜村,被誉为“中国白茶第一村”。在晨光下,1.2万亩白茶园层层叠叠铺陈在山谷之中,420户村民的生活故事,都浓缩在这片1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这里的腾飞,始于一片叶子。但在媒体团的视角里,它已不仅仅是一片叶子,而是一条完整产业链、一个共富样本、一种时代精神。

村里年青一代返乡创业者、制茶工坊的传承者、从业几十年的老茶农,都在讲述同一件事:乡村的机会,不再来自粗放农业,而来自生态红利。而白茶,正成为承载绿水青山的最佳载体。媒体代表们边走边拍,边问边记,看到的是产业振兴的“地气”,也是乡村治理的“灵气”。
 

“两山”理念的源头,让乡村有了更大的世界
必须强调的是:2005年,一个令世界耳目一新的科学论断在安吉诞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十年后的今天,媒体团站在这句理念的源头,看到的是它在乡村现实中的每一次落地。

 
茶园不仅是茶园,更是“生态资产”;农舍不仅是农舍,更是“文化空间”;山水不仅是风景,更是“发展底色”。这个理念,让乡村摆脱“外部输血”的传统道路,转向以生态为核心的内生式增长;也让村民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获得真正的收益。这条“两山”之路,从安吉出发,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媒体团不止一次提到:这不是中国乡村的过去式,而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式。

多元图景展开:乡村振兴从单线叙事走向立体表达
黄杜村不仅有白茶,还有文化、有创意、有青年、有回流、有未来。沿着茶园步道往上走,可以看到艺术装置、文化展区、民宿、体验空间……乡村正在从“生产空间”转向“生活与美学空间”;从单一产业,过渡为生态产业、文化产业、体验经济的复合体。这意味着,乡村振兴不再是单线条推进,而是在生态、文化、人群、产业之间编织出的多维画卷。“这不仅是一片茶园,更是一座生态文明的公开课堂。”这是加拿大媒体代表的感慨。
安吉正以一种天然的方式告诉世界:年轻人愿意留下的乡村,才是真正可持续的乡村;生态保护做得好的地方,经济才会走得更远。

从黄杜出发,中国乡村的未来正在被重新书写
从黄杜村的一片“金叶子”,到安吉“生态样本”的不断被海外看见,中国的乡村振兴正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立体,越来越具世界意义。最美的风景,不只是山色和茶香,而是站在青山绿水间的那群青年创业者、村民、文化人、设计师。他们让乡村的内生动力被激活,让“两山”理念真正变成产业、变成气质、变成未来。当生态成为最大底气,当绿色成为最大公约数,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生态与产业并行的新时代乡村图景,正在安吉徐徐展开,也正在走向世界。
【环球评报全媒体中心稿】